一、研修主题
基于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的学业质量测评实践策略探索
二、研修目标
致力于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地转化,促进教与学关系变革,助教师专业学习力、研究力、实践力的提升。
1.深入理解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》(2022年版),聚焦整本书阅读,探索学业质量测评实践策略,促进学生学习,自觉进行阅读,改进教师教学,提升自身素质。
2.经历新课标理论学习、课堂实践、提炼成果等系列研讨活动,开发出基于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的学业质量测评资源包。
3.经历“三个来回”教学实践,助推教师掌握校本主题教研设计与实施的路径与策略,提升校本研修实效性。
三、研修时间及内容
阶段 | 时间 | 研修重点 | 研修形式 | 研修意图 |
一阶段 | 2023.2--2023.3 | 现状调研,定规划 | 查摆问题 | 强意识 |
二阶段 | 2023.3--2023.4 | 理论建构,链接“我” | 分散学习 | 搭骨架 |
三阶段 | 2023.4--2023.5 | 过程实践,研究“事” | 课例研究 | 长肌肉 |
四阶段 | 2023.4--2023.6 | 知行结合,促班本 | 分班实践 | 行气血 |
五阶段 | 2023.6 | 成果发布,显引领 | 主题沙龙 | 塑造魂 |
四、研修方式
1.教研组整体推进: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,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研究,建立组内阅读专业共同体,共同完成阅读教学。
时间 | 研修内容 | 负责人 |
第1——2月 | 《三国演义》阅读分享 | 田金玉主持,全员参加 |
第3月 | 《读三国 品人物》主题课 | 刘炫彤上课,全员听课、研课、评课 |
第4月 | 一套测评资源 | 全员参与 |
第5月 | 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 | 全员参与 |
全组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研修,完成“一次整书阅读分享”“一节主题课”“一套测评资源”等“三个一”任务,实现同频共振,和谐共生。
整书深度阅读:开展一次教师阅读分享会,通过阅读分享会、创作小论文以及开展项目式学习等阅读指导策略,确实引领学生深度阅读。
阅读主题课:以指向性阅读为主要途径,以名著为主要内容,激发阅读兴趣,培养阅读习惯,从阅读策略方面选择一个主题《读三国 品人物》,开展课堂教学研究,以推进课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度阅读。
整书测评资源:结合整本书阅读不同层级水平与过程特征,将整本书阅读测评目标整合为“识记”“理解”“批判与建构”三个阅读能力层级。“识记”层级以学生是否“读过”整本书为考查方向,主要检测学生对整本书的“阅读感知力”;“理解”层级以学生是否“读懂”整本书为考查方向,主要检测学生的“阅读理解力”“阅读鉴赏力”;“批判与建构”层级则是以学生是否从整本书中“读出”发现与创造为考查方向,主要检测学生的“阅读迁移力”“阅读创新力”。
2. 项目整合:研修内容结构化,开展针对性研修,提高效率。
在学生自由阅读中,老师根据文本的特定结构进行文章的重新编排组合,进而将学生在阅读中零散的、无序的信息加以归纳和整理,建构出这一本乃至这一类书籍的有效阅读方法。
课外前置性阅读: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主,通过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,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,动手写一写,做一做,概念是否明白,方法是否掌握,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。在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时,要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,以便在课堂上解决。
学生阅读时间安排:
晨读时间:学科教师带领学生共读语数外学科相关书籍;
午间管理25分钟:正/副班主任按照年级阅读方案陪同学生阅读年级组规定书籍。
课余时间:学生可继续阅读年级组规定书籍,也可鼓励学生阅读系列丛书或自己喜欢的书籍;教师至少阅读一本专业书籍。
周数 | 高段年级组 | 达到的效果 |
第3周 | 阅读第一到八回 | 1. 阅读有勾画或旁批。 2. 能用自己的话讲其中的故事情节。 3. 能介绍其中的人物。 4. 有阅读成果。 备注 第11周左右是家长开放日,第10周左右周五就要准备好展示的所有作品。具体时间另行通知。 |
第4周 | 阅读第九到十八回 |
第5周 | 制作名著人物简介卡 |
第6周 | 读第十八到二十六回 |
第7周 | 读二十七—三十五回 |
第8周 | 根据简介卡讲故事 |
第9周 | 读三十六—四十四回 |
第10周 | 读四十五—五十三回 |
第11周 | 故事表演 |
第12周 | 读五十四—六十二回 |
第13周 | 读六十三—七十一回 |
第14周 | 读七十二—八十回 |
第15周 | 读八十一—八十九回 |
第16周 | 读九十—九十八回 |
第17周 | 读九十九—一百零七回 |
第18周 | 读一百零八—一百二十回 |
课堂主题式指导: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及学段目标,关联主题思考、阅读策略、表达策略等学业质量监测项目,在前置性阅读基础上,以议题方式开展导读课、推进课和交流课,指导学生深度阅读,探索素养落地策略。
时间 | 主题课型 | 课题 | 上课人 |
第一周 | 导读课 | 我们一起读名著——《三国演义》导读课 | 田金玉 |
第二周 | 推进课 | 《读三国 品人物》(一) | 刘炫彤 |
第四周 | 推进课 | 读《三国演义》,观三国烽烟 | 李欢 |
第六周 | 交流课 | 阅读分享 | 史梦雅 |
第八周 | 推进课 | 《读三国 品人物》(二) | 舒艳秋 |
课后终结性测评:通过口语交际、思维导图、读书小报、阅读理解等形式,开展相关学业质量测评,在点评、反馈、指导中深化整书阅读,落实学科素养。
3.任务驱动:研修过程项目化,研修结果产品化,资源共享。
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推进整校研修,解决课外阅读、课堂教学、课后学业测评“三张皮”现象。
研修过程项目化:研修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大项目,有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、学业质量监测等核心理论做支撑,有解决“三张皮”这一驱动性问题,需开展整书阅读、理论学习、课例研究、测评工具制定、测评题目拟定等系列实践活动,整个研修过程都有相应的嵌入式评价,最后还需提炼相应的研修成果。
研修结果产品化:本次研修活动其实就是一个短期的课题研究,需经历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这样一个全过程,最后还需提炼物化成果及研修效果,将“看不见”的学习和思维,外显为“看得见”“摸得着”的产品。
五、研修亮点
1.精准定位,针对课堂教学问题开展研修
教研组的研修主题是“基于《三国演义》整本书阅读的学业质量测评实践策略探索”,结合整本书阅读,明确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,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,为优质课堂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2.小组合作,注重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
通过小组的学习方式,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协作学习和互动交流,在作业和任务中互帮互助,形成学习共同体。同时,小组还能够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探索,发挥个人和团体的创新力。
3.基于实践,注重教师的反思和总结
对于本次研修的每个阶段,我们都以课程设计、授课实践和教学反思为核心,让教师们既能够在实践中探究教学技巧和方法,又能够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,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,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六、学习成果预设
1.开展一次高质量小组交流会。组内展示,即变传统的小组展示变为优秀成果展示的“秀场”,多形式交流学习优秀成果。
2.撰写一篇研修典型经验案例。用主题式、系列化、学科味十足的“经验案例”呈现教师的“大智慧”“大思考”,收获的是“学科素养”。
3.形成一篇完整个人教学日志。即教师对自己每天教学活动及该项活动的实施效果,尤其针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和疑难点影响教学活动的情况,有意识地记录行为。